鋁合金壓鑄表面處理的方法
1.電鍍
1)原理:壓鑄件在含有欲鍍金屬的溶液中,通過電解作用,見圖8-5所示。鑄件為陰極,欲鍍金屬為陽極,使鑄件表面獲得結合牢固的金屬膜。
2)作用:使鋁合金壓鑄件美觀,提高致密度、耐蝕性。最常用的電鍍有鎳、錫、銅、銀、金。鋁合金壓鑄件電鍍應具備以下條件:表面質量良好,不能有疏松、裂紋、氣孔、氣泡、縮孔、冷紋、針孔等缺陷,否則電鍍后鑄件表面起泡,電鍍層與基體脫離。
由于電鍍前處理需拋光或打磨,在設計鑄件時要考慮到易拋光,形狀均勻,盡量避免有懸殊的凸凹、大的平面和尖銳的棱角部位。
2、上漆
用于裝飾品、防護、標志。通過上漆隱藏表面缺陷,增加或減少表面磨擦力。在這一工序中容易產生的問題是鑄件表面出現橙皮、針眼、啞色、聚油、甩油等,因此需要調整油漆的濃度、涂量,鑄件表面要干凈,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。
3、化學成膜處理
用鉻酸鹽處理使鑄件表面生成一層堅韌的膜,并具有各種顏色,提高鑄件的耐蝕性,表面美觀,也可以更容易上漆和著色。
4、靜電噴涂
1)作用:為鑄件提供保護層和得到漂亮、光滑的表面,并提供良好的耐蝕性。
2)原理:在噴槍(噴頭)與被涂鑄件之間形成一個高壓靜電場,使霧化的油漆微粒在高壓電場中帶負電荷,飛向帶正電荷的鑄件表面,形成均勻的漆膜。
3)靜電噴涂工作要求:
①開噴前或換油時要認真清洗噴槍及攪拌器,開機后仔細檢查所有參數顯示是否正常。
②根據鋁合金壓鑄件形狀選擇最恰當的掛籠方式,確保每個工件都能噴上油。
③根據需要調節拉速(工件行走速度)。
④掌握好開油粘度及供油量,霧化程度。
⑤溫度控制準確。
5.浸滲處理
在鋁合金壓鑄過程中,易產生氣孔、縮孔、縮松等缺陷。如果這些微小孔洞在壁厚方向連通起來,鑄件在受氣壓或液壓作用時會產生漏氣、漏油、漏水現象,補救的方法是可以采用浸滲技術處理。
1)原理:在真空、壓力條件下,使液態浸滲劑滲人到鑄件的微細孔洞中,經過固化、封堵孔,達到密封目的。
2)作用:微孔缺陷在0.5 mm 以下的承壓鑄件,一次浸滲合格率達95%以上,耐溫可達500~800℃。
3)方法:真空浸滲、壓力浸滲、真空壓力浸滲。
4)浸滲劑:硅酸鹽類、各種樹脂類。有機浸滲劑和無機浸滲劑。
5)工藝過程:壓鑄件清理干凈(脫脂、清洗、烘干)→放人浸滲罐→抽真空→保壓→注浸滲液→再抽真空→加壓、保壓→浸后處理(甩干、清洗、烘干)。
6)設備:由脫脂罐、清洗罐、烘干罐、貯液罐、浸滲罐、殘液回收裝置、固化罐、電控柜、真空泵組、空氣壓縮機等組成,可實現浸滲工藝全過程自動化。
7)適用:汽車發動機壓鑄件、水暖器材壓鑄件、閥體壓鑄件、摩托車壓鑄件等。